二、調理正氣。中醫有“正氣存內,邪不可干”的經典論述,意思是說,保護好體制狀態達到精神-心理-身體協調統一的狀態,就能抵御疾病的發生。所以我們遇到這個大疫情,不能恐慌,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和心理狀態,是身體健康的前提條件。對于體質弱的人群應該注意結合體質狀態進行調養。
三、合理飲食。調養身體,不能意味著在家足吃足喝,酒肉穿腸。中醫認為 “飽食傷脾”。酒肉堅果的過度攝入,易導致人體內集聚的熱量過多,甚至影響消化和排泄,中醫認為為“肥甘厚味”,會導致中醫說的“內火”的發生。內火過盛于內,反而容易蒸騰耗傷陰液和陽氣,碰到外出涼風,更容易發生“寒包火”的外感性疾病。而蔬菜瓜果類食品,在中醫多是養陰清熱之功的“藥食同源”之品。所以建議大家合理飲食,葷素搭配,適當攝入容易消化的食物、粗纖維蔬菜和食物,有注意胃腸道消化功能的正常工作,減少“內火”的生成。
四、適量運動。中醫認為“久坐傷肉”“久臥傷氣”“脾為后天之本”“胃為水谷之大海”,過度飲食而不適當運動,就會導致脾胃受損。“脾主肌肉”,脾胃虛弱,肌肉關節皮膚腠理就會疏松懈怠,而導致疾病的發生。所以我們應該適度增加室內運動。建議每天至少在中等運動30-40分鐘,比如高抬腿跑、跳繩、俯臥撐、下蹲跳、臥位抬腿腹肌鍛煉等等,家里有跑步機的當然更好,可以慢跑30-40分鐘。
五、作息規律。《靈樞·大惑論》說:“陽氣盡則臥,陰氣盡則寤。”意為白天陽氣在外周行人體,人體的勞作功能得以進行;夜間陽氣應該潛伏下來,進入人體內部進行休整,人就應該進入睡眠。春節休假,電視娛樂、手機新聞、大片聯播、追劇游戲……大家可以放松的選擇平時無法嘗試和滿足的消遣。但是這里要提醒大家,應該給自己制定規律的作息時間,要保持“日出而作、日落而息”的規律的生活節奏,中醫認為“人與天應”,作息紊亂,違背大自然規律,就會導致疾病的發生。
最后,給大家推薦幾個在家根據自己體質進行調養的食療譜,以供大家嘗試和借鑒使用。
1、平時愛口干咽干便干、面紅舌紅怕熱的人,可以適當食用黃瓜、西紅柿、芹菜、茼蒿、白菜之類,可以清熱養陰解毒去火。這類人群,容易干咳、咽痛、眼睛干澀,可以應用熬鴨梨水飲用。
2、愛吃肉、出油多、大便粘膩的人群,可以適當食用山楂、白蘿卜、薏米、紅小豆、炒杏仁等食品,可以化濕熱消積滯。這類人群,容易起痘痘、長濕疹、咳嗽粘痰,可以應用白蘿卜熬水喝。
3、怕冷手涼、大便稀溏、脾胃怕涼的人群,可以適當食用生姜、干姜、大棗、羊肉、肉桂花椒大料熗鍋炒菜、燉雞等,可以溫中益氣祛寒濕。這類人群,容易感冒發冷、咳嗽清稀痰、愛鬧肚子、夜尿多,可以多食用紅糖小米粥,紅糖生姜水暖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