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,隨著“雙減”政策的全面落實,很多人認為“中考分流”、“‘雙減’之后一半學生無緣高中”。其實這是對教育政策的誤讀,也是借“雙減”之機對中考招生政策偏向性放大。職普比1:1的要求已經持續十幾年,并非“雙減”政策下的新舉措。“中考分流”并不是剝奪學生繼續求學深造的機會,而是讓不同水平的學生接受更加適合的教育,使其獲得盡可能的成長。
普通高中教育與中等職業教育同屬于高中階段教育,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,均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。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類型的教育,普通高中畢業生通過參加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考試,能夠獲取接受普通高等教育的機會。中等職業學校的畢業生同樣可以參加分類考試,進入高職院校學習,上大學的通道仍是暢通的。本質上是對學生的分層教學!
“分流”是為了學生更好的發展,而非阻斷其上升的空間。
“普職分流”本質上是對學生的分層教學。
普通高中主要學習學科文化知識,對學生文化素養要求高,學習強度大,難度高,節奏快。若不設錄取門檻,全面免試入學,勢必造成一部分學生聽不懂、學不會、跟不上。
對不同類型的學生實施分層教學,讓學業水平高、學習能力強的學生進入普通學校,接受快節奏的普通教育,讓另一部分學生進入職業學校,將學習的方向提前轉向職業教育,更有利于因材施教,使高中階段教育各得其所、各盡其材。在某種意義上,進入職業學校的學生更具發展的優越條件與優勢,如可以減輕學習壓力,提早獲得專業技能等。“分流”是為了學生更好的發展,而非阻斷其上升的空間。
公眾應以科學理性的心態審視與解讀職業教育發展政策。“取消中考分流”的言論,是對職業教育的固有偏見,是對學生學習能力差異的忽視,也是對高等教育與高等職業教育招生考試政策的不了解。
當然,公眾對職業學校有偏見,還在于部分中等職業學校生源質量不高,學習氛圍不濃,職業前景不好,學展勁頭不足。解決這一問題,需要持續深化職業教育改革,優化職業教育結構,提高職業教育質量,讓接受職業教育的學生有更多收獲。同時,不妨嘗試推進綜合高中建設,打通普通高中與職業高中的界線,讓職業高中學生與普通高中學生獲得同等參加高考的機會,給予兩類學生更具針對性的選擇。